我校肖松同学在2017年2月23日《人民日报》“助梦大国‘小工匠’——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”刊登榜上有名的消息后,引起了很多同学和家长的关注。他凭什么能上《人民日报》,征得其本人同意,我们一起走进肖松同学的心路历程……
鲜花在前方 路在脚下
2010年正读初二的我,成了别人眼中的孤儿。
一切是从07年父母亲离婚开始的。离婚后,母亲带着我来到贵州外婆家,08年汶川大地震后父亲失去了联系,10年母亲抛下我而去,了无音信。从此,我变成了自己的爸妈。在没有他们的日子里,时间总是走得很慢很慢。。。十五岁的我,每天放学后给邻居挖土,插秧,做清洁工成了生活的日常。邻居老奶奶对我像亲人一般,放学后,总是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等我。热腾腾的面条让我倍感温暖,热泪盈眶,不知道该说什么好,心中充满感激。老奶奶常对我说:“孩子你要坚强”,不停的鼓励我“男子汉不流泪,要好好读书”。
记不清是第几次,饿晕在家没去上课后同学们为我筹钱,给我交生活费。校长雪中送炭,接连好几次到家探访我。中考考上了高中却因没有钱继续就读,本来打算去打工。校长建议我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,学好后就不再会挨饿。 2012年8月出发去学校报道,临走前任校长拉着我的手,给了我300元钱,朱老师200,并亲自送我到凤岗车站。我记得那天风特别大,满天的灰满脸的尘,但心中却是暖暖的。校长说,孩子我就送你到这里了,前方的路还长,接下来就要靠你自己了。就这样我身上带着仅有的500元钱,一个人坐上了去贵阳的班车。车上没敢打瞌睡,四个小时的车程后,终于到达贵阳汽车站。下车后,看着偌大的车站,迷失了方向。傻傻的站着,还好最后找到了机械学校老师的联系电话,找到了学校。
肖松同学在我校进行机床装配学习的场景
到学校报道,使尽“洪荒之力”,根本无法支付庞大的学费及生活费。学校得知我家庭十分贫穷,为我免去了学费,申请了国家助学金,同时还得到了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的“雨露计划”的帮助。这才使得我的中职生活得以开始,非常感谢国家对我们贫困孩子的帮助。
报到第二天,因为家庭原因就到校食堂勤工俭学,刚开始还因为自己的虚荣心,有点不好意思。洗碗、收碗、擦桌子、扫地、拖地,这就是我的工作,汗水夹着泪水,但我还是咬紧牙关,别人在休息的时候,我在拼命的干活,为了心中那个理想。很多时候躲在没有人的角落哭泣,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:“肖松你要坚强,总有一天你会出人头地”。2013年第一学期参加了贵州省级的技能大赛集训,我把训练的事情告诉食堂老板时,老板同意我减少到食堂工作的时间,并告诉我:“你去参加训练吧,要以学习为重,饿的时候来食堂吃饭。不要感谢我,你要感谢你自己,是你自己帮助了自己,一群小伙伴中,就你最能吃苦,当别人在干的时候你在拼命的干,别人在休息的时候,你还在不停的工作,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的,所以你要代表学校去拿个大奖回来”。
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3年参加贵州省技能大赛,获得了普通车工二等奖,同年还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学金;2014年贵州省技能大赛数控铣比赛中荣获三等奖。在学校就读期间,参加学校举办的素质拓展与技能比赛活动月,先后荣获了数控铣削项目三等奖、计算机绘图项目一等奖, CAD/CAM项目一等奖,机械制图项目三等奖,数控车削项目三等奖”。2014年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数控车装调与维修项目获优秀奖,同年荣获贵州省“三好学生”荣誉称号,并代表贵州省职业院校学生赴澳门交流学习。其实,这些成绩并不能让我感到骄傲,一分付出,一分收获罢了,我深信雨后的彩虹会更美丽,磨难的人生会更辉煌。
肖松同学与我校学生赴澳门交流学习留影
两年的中职在校生活结束,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到贵州黎阳航空飞机发动机有限公司实习,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社会走去,继续充实着自己。实习期间的工资不是很高,条件也很艰苦,每月仅有的600元工资,心中也有一些辛酸。一天都下班了,老总到车间考察,发现我还在干活,就上前来对我说,你这个小伙干的不错,功底很扎实。后来老总晓得我实习工资只有600元,又给我特批1000元。第二个月,车间主任叫我带徒弟,过程中感觉自己学历还是不够,决心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,于是在学校的推荐下到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造,就读电子商务专业。
在刚刚就读了短短一学期的时间,正值国家提倡“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”之际,我也开始了在校创业,成立了贵州首家包裹侠学生创业团队,成立之初得到了系部领导大力支持。一学期过后,由原来的两个人,两台车发展到现在的六个人的核心团队,该团队受到系部及院领导的高度重视,并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包裹侠服务中心,还代表学校参加贵州省的创业大赛,现阶段整个团队创造的价值,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。
成长的道路上我经受了一些磨难,但我知道,成长如蜕变,疼痛终将过去,成功的快乐将会到来。路在脚下延伸,挥手作别他日的烟霞,迎接那初升的朝阳,今天我有无尽的力量与信心,憧憬明天,寄希望于明天,明天充满了我的理想与期盼。鲜花在前方,路在脚下!
教师点评:
心若有阳,便是晴天。家庭的不幸没有阻断他的梦想,那些所谓的苦难,只是成长的垫脚石,面对未来,他信心十足。他乐观向上,品行端正,尊重师长,团结同学,学习刻苦,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。2014年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数控车装调与维修项目获优秀奖,同年代表贵州省职业院校学生赴澳门交流学习,此行还带去了自己制作的数控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澳门的师生,获到了对方极大的肯定。毕业后在学校推荐下到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造,利用课余时间成立了贵州首家包裹侠学生创业团队,并将其经营得有声有色。这样一个不怕苦、有梦想、敢创造的优秀青年,相信他在未来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,飞得更高。
教师:宋翀冲